第十二章:人類職能模式、國際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和職能治療實務架構:世界各地支持最佳實務工作的連結
摘要by: 金郁萱
本章內容將介紹在職能治療實務領域中影響最廣的兩組分類方法(taxonomy):國際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ICF)以及職能治療實務架構(OTPF-4),並與人類職能模式比較。本章除了透過展示這兩種分類方法如何與人類職能模式共同使用,以在健康領域與不同專業共同合作,也再次強調人類職能模式的獨特之處。
國際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ICF)
ICF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制定,屬於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分類家族(WHO-FIC)。家族內另外還有國際疾病分類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ICD)以及國際健康介入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lth Interventions,ICHI)。訂定這一系列分類的目的,是為了讓全世界能有共同的語言、定義和概念架構,以描述功能、失能、健康、疾病和介入方法等,並且提供臨床人員、研究員、政府組織、個案等,發展以及運用根據實證的研究與實務的依據。
ICF的目的是定義並分類與健康有關,功能和失能的範疇。ICF採用「生物心理社會」取向的觀點,整合醫學與社會模式,以提供從生物、個體和社會觀點的健康不同觀點的連貫看法。ICF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處理機能和失能,包含「身體要素」中的兩個分類「身體功能」與「身體結構」,以及「活動和參與」。而第二部分涵蓋情境因素,包含「環境因素」與「個人因素」。每個部分之下都有許多章節、編碼與定義該範疇的限定值,以及量化損傷程度的量尺。此外,也有根據不同特定情形或診斷的核心分類碼(core set)可供使用。
國際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ICF)與人類職能模式(MOHO)
ICF與MOHO都認為人類的「活動」和「參與」是健康狀態的結果,並會受健康狀況、個人因素和環境影響,且是一個動態且非線性的過程。然而,MOHO的概念相較ICF更廣,且職能治療屬於自己專業的獨特語言無法被取代,職能治療專業中的概念可以做為描述「功能」的標準化紀錄用語,並且增加ICF架構的實用價值。此外,職能治療師除了本身的專業,也應熟悉會接觸到的特定場域的ICF分類,以作為跨專業溝通的基礎。
職能治療實務架構(OTPF-4)
OTPF-4由美國職能治療學會發佈,它的架構提供職能治療實務工作者、學生與其他關係人「以職能治療的獨特觀點和貢獻,要如何透過促進職能參與,以提升個人與群體的健康和參與」的實務參考,並考量了個案、個案希望參與的活動以及環境之間的動態互動。OTPF-4分為兩個主要部分,「範疇」和「過程」。範疇定義了職能治療的實務領域,也就是影響個案的「職能認同」以及健康、幸福的領域。過程則是職能治療實務工作流程的指引,且在任何理論、模式及參考架構中通用。OTPF-4給予職能治療相關領域人士明確的實務架構與指引,對於臨床工作、研究或政策擬定都相當重要。
職能治療實務架構(OTPF-4)與人類職能模式(MOHO)
OTPF-4在發展定義的階段就與人類職能模式有許多交集,又同樣作為職能治療實務工作的參考,因此有許多概念能夠相互應。例如同樣認為人類的「活動」和「參與」是健康狀態的結果,並會受健康狀況、個人因素和環境影響,且是一個動態且非線性的過程。OTPF-4「範疇」中對於「表現技巧」的定義,與人類職能模式中所定義的表現技巧息息相關。OTPF-4描述的「過程」,也與人類職能模式的治療推理相對應。然而,人類職能模式相對於OTPF-4的整體架構,能夠提供更細緻的臨床推理指引與基於理論的評估工具。
國際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ICF)、職能治療實務架構(OTPF-4)與人類職能模式(MOH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