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HO基本簡介
Abstract by 許哲睿、王詳崴
摘要的摘要: 簡介MOHO的發展歷史背景、重要性以及四大組成概念:意志(Volition)、習慣化(Habituation)、個人能力(Personal Capacity)、以及環境(Environment)
身為職能治療相關人員、甚至是想了解職能治療相關知識的人,不能不知道什麼是MOHO。MOHO是Model of Human Occupation的簡稱,翻譯成中文就是人類職能模式,是由Gary Kielhofner博士所發展的。從中文翻譯裡我們可以從人類職能這四個字來切入解讀。人類職能(Human Occupation)大家可能會以為是跟職業相關,對這個模式來說只能說對一半,因為其實人類職能涵蓋的範圍有工作、玩以及每日活動做的過程,在這之中也把生理、社會心理等的環境因素納入考量,因此可以說是從一個全人的觀點來看人類職能。
那麼人類職能模式又是什麼呢?簡單來說人類職能模式(MOHO)是一種以證據為基礎且解釋人類如何適應障礙產生的職能問題而發展出相對應有意義的且有滿足感的解決方式的一種概念性介入模式。試想,當今天你因為某種疾病限制了自己表現程度時,身為治療師該如何幫助個案可以恢復從事自己所熱愛的事物的動機、讓這個活動變成一種習慣、並且提供足夠的環境支持來讓個案可以從事自己以前所熱愛的事物,這就是MOHO該介入的時候了。從上述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MOHO其實包含了四個大層面的元素:意志過程(Volition)、習慣化(Habituation)、表現能力(Performance Capacity)、環境支持(Environment)。以上四大層面的元素將會在下一章中仔細地為各位介紹。
MOHO最早是在1980年時發表在AJOT上的4篇文章,(Kielhofner, 1980a, b; Kielhofner & Burke, 1980; Kielhofner, Burke & Heard, 1980)當我們從MOHO發展的角度來觀看時,我們可以看出MOHO適用很全面的觀點來了解一個個案,並分出了以下的七個特徵:
(1)多國語多文化性:由於MOHO的廣用性,因此MOHO可以在不同國家及文化背景下的治療師測試以及應用,並從這個過程中得到無數的回饋以及了解到MOHO應該在未來如何發展成一個更具無國界性的應用。發展至今,MOHO的評估及出版物已經被翻譯成超過20種語言,並且被廣為近80%的治療師(Taylor&Lee,2009)所應用,影響範圍非常廣泛。
(2)實務導向性:從(1)可看出MOHO被廣為使用的特性,因此MOHO每天在不同的環境設定裡都被治療師所運用,包括醫院診所、學校機構等等。它提供了評估、案例、治療協定、介入計劃等等的資源,並強調不脫離真實狀況及日常活動的介入。
(3)職能導向性:當治療師運用MOHO時會特別注意個案的興趣、日常習慣、及特定的職能表現,而不是只專注在治療個案的傷殘。
(4)以個案為中心:這也是許多治療的原則,MOHO則是注重了兩點:a.在建立個案及治療師間良好關係(client-therapist relationship)時,應注重個案的獨特及獨立性並同時尊重個案的觀點及狀態。b.個案的抉擇、行動及經驗必須是治療過程中的重點。
(5)全面性:將生理及心理因素的影響納入治療過程中的考量因素
(Trombly,1995a.1995b)。
(6)實證基礎:經過30年的歷練及100多篇的英文文章見證下,MOHO已達到:有效度的概念及架構來支持MOHO、MOHO評估工具的信效度確立以及紀錄了以MOHO為基礎的治療過程及結果。
(7)用來支持其他模式及理論:在建立MOHO時是為了補充現有職能相關知識及了解傷後個案的動機、生活型態及環境因素。MOHO並未將所有個案面臨問題囊括在內,因此仍需搭配其他參考架構混用。
最後MOHO對大家來說有什麼用呢?有以下6點可以供讀者參考:
(1)支持職能導向的介入(呼應以職能為導向的特性)
(2)幫助治療師排序個案的需求(個案喜歡的活動為主,呼應個案為中心特性)
(3)提供以全人觀點來看一個個案(呼應MOHO的全面性)
(4)提供以個案為中心的介入手法(呼應以個案為中心性)
(5)提供建立治療目標的強力基礎(呼應實務導向性)
(6)提供介入的基本原理(呼應了用來支持其他模式及理論的特性)
其餘細節討論,將於之後文章中仔細探討。
資料來源:
Kielhofners Model of Human Occup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Fifth edition
PART I: Explaining Human Occupation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the Model of Human Occupation
Takashi Yamada, Renée R. Taylor, and Gary Kielhofner (posthumou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