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4日

第八章、從事的面向(Dimensions of Doing)

職能橫縱面:從事的(Levels of Doings)—當我們問到『一個人做什麼(What people do)』的時候,通常包括三個層次:

1. 職能參與

  • WHO及OTPF運用參與這個名詞意指個人參與在社會中以及在他們生活情境中。

  • 職能參與沿用上述定義,意指參與在是個人社會文化情境的一部分之工作、遊戲或日常生活活動,這對個人的安適感是重要且必需的;參與在其中並不只是表現,也是主觀經驗,因此職能參與對個人及社會是有意義的。

  • 每個職能參與都牽涉到一連串個人所做的相關的事,受到表現能力、習慣、意志及環境的影響。

  • 職能參與是個人的且是情境的:個人受到其動機、角色、習慣、能力和限制會影響參與的類型,而環境則是會增強或限制職能參與;個人與環境因素複雜地交互作用下會形成個人生活中的特定的職能參與。

  • 有障礙的人可能會在職能參與上有所改變,因為表現受限,但卻不需要預防,因為職能表現與會因個人意義的選擇及適當的環境支持而產生。

2. 職能表現

  • 職能參與是生活中許多的事組成的,而職能表現則是指做某一職能形式。

  • 因為大部分職態表現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規,因此習慣是影響表現最重要的因素,此外環境因素也很重要。


3. 職能技巧


  • 職能表現中會包括許多有目的的行動,稱做skills,也就是可觀察、目標導向的行動,在個人表現時運用的。

  • 職能內容是指潛在的能力,而skill是指個人做職能形式時的具體行動。因此個人的特質(包括意志、習慣及表現能力)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產生技巧。
  • 分成動作技巧、處理技巧及溝通與互動技巧:
  1. 動作技巧:是指移動自己或物品的能力,包括穩定、彎曲身體、操弄東西、抬舉、轉換物品等。
  2. 處理技巧:是指邏輯序列的行動、選擇使用適當的工作與材料、當遇到問題時調適表現的能力,包括選擇與組織物品、開始及結束表現。
  3. 溝通與互動技巧:是指轉換意圖及需要的能力,且協調社交行動、與人共事的能力,包括手勢、肢體接觸、說話、與他人合作、堅持自己的權利。

從事的過程(Consequences of Doing): 職能認同、成就與適應。


1. 大部分的人都包含了許多種類型的職能參與,而隨著時間經過,這些職能參與會變成職能適應,包括了認同與成就。
2. 適應

  • 在OT的文獻中之定義:個人有能力去發展,隨著挑戰而改變或透過所做的事達到安適的狀態(Fidler and Fidler, 1978; King, 1978; Nelson, 1988; Reilly, 1962)。
  • MOHO早期版本之定義:透過職能使個人的需求與慾望符合環境的合理的期待(Kielhofner, 1985, 1995)。
  • Schkade and Schultz (1992)之定義:職能功能的勝任力朝向個人嚮往的狀態,包括是勝任感與個人嚮往的雙重層面。
  • Spencer, Davidson, 與 White(1996)之定義:職能適應是個人生命歷程的累積過程。
  • Mallinson, Mahaffey, 與 Keilhofner (1998)之定義:個人的適應包括兩個要素,分別為認同及成就。


3. 職能認同

  • 認同:對自己的定義,包括角色、關係、價值觀、自我概念和個人慾望與目標,且職能的參與可以創造認同。
  • 職能認同:從個人過去的職能參與史產生我是誰的感受以及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因此個人的意志、習慣及經驗都可以整合成為職能認同。


4. 職能成就

  • 職能成就:是指個人維持在反映出職能al identity的職能參與之程度,包括:實現個人角色與價值觀的期待;維持可履行責任的常規;參與在有能力感、控制感、滿足感及成就感的事;追求個人價值並對生活目標採取行動。


5. 職能適應

  • 職能適應:是指隨著時間在個人的情境中產生正向的職能al identity達到職能適應。因此,是發生在具有機會、支持、限制及要求的情境之中,且認同與成就兩者共同展。
  • 大部分的人,當需要重建職能認同與成就時,對職能適應而言就會產生威脅與問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