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4日

第四章、意志

意志改變: 預期(anticipate)-> 選擇(choose)-> 經驗(experience)-> 解釋(interpret)
  • 以上的過程持續不斷地重複,可維持或重塑一個人的價值觀、個人歸因、興趣。
  • 文化的因素會影響意志,因為文化會影響個人認為『什麼能力是重要的』、『做什麼事是有意義的』、『要選擇什麼活動當作娛樂活動』、『人生要經歷那些努力』…等。
  • 個人的經驗也會影響意志。
  • 個人歸因、價值觀、興趣三者會互相影響,像是『個人會想要做他重視的事』、『對做的好的事比較樂在其中』、『對於所在意的事沒有做好會覺得很糟』…等。


個人歸因:個人能力的感受(sense of personal capacity)與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 個人能力的感受(Sense of personal capacity):個人對自己生理、智力、社會能力的評估。
  1. 會受到疼痛、疲累、生理能力的受限(如:感覺、運動、認知能力)的影響。
  2. 會避免可能產生失敗的情境(emotional pain)。
  3. 當個人對於失敗感到害怕或羞恥的時候,就會不想要冒險,不會學習新的技能或做出好的表現。因此負面的感受比能力的受限對於個人能力的感受影響更大。
  •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個人在運用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想做的事情時的效率。
  1. 自我控制:個人對自己想要做的事可以掌握的程度。若要有效地運用自己的能力,就需要塑造或維持情緒、想法,並練習控制行為或決定。
  2. 付出(effort)的影響:個人對於自己想完成的事所付出的努力是否是有效率的,當損傷的產生是非預期性的,就會產生對外在環境掌控的感受,進而有不確定感(uncertainty)及無力感。此外,依賴會加重無能感,持續呈現病人的角色,因此當慢性病人機構化後,對於自己是否有管理日常生活的能力都會感到懷疑。
  • 評估自我(Appraising the self):對個人掌控能力的想法,這會影響個人的情緒。誇大的自我評估會使症狀加劇、產生受傷的危險,也會影響治療的介入。



價值觀

  • 受到文化、成長過程、周圍環境的影響;個人的價值觀也會影響自我價值(self-worth),因此會趨使個人去做文化認可的事。
  • 個人信念(Personal conviction):對生活中的某些事抱持強烈的觀點(如:宗教)。
  • 責任感(Sense of obligation):個人價值觀會使個人產生義務及責任感並表現出來。
  • 價值觀會塑造個人對損傷的經驗和感受,而當價值觀與個人能力抵觸時,會產生自我貶低(loss capacity、devalued)的感受,進而產生低自尊的表現。
  • 價值觀與失能是互相影響的,原本的價值觀會影響對障礙的感受,而存在的障礙也會產生新的價值觀。


興趣

  • 高度個別化,是個人產與某個活動產生的愉悅感,進而認為該活動有吸引力,而沈浸愉悅的經驗中。因此個人的興趣模式都受到其偏好的型態影響。
  • 有損傷的人會因為怕變得無勝任感而避免在某些情境下而侷限了興趣的發展,反而更無法產生愉悅的感受。
  • 有些人會選擇有問題的興趣(如:對藥物成癮)而產生惡性循環。


意志過程

  1. 預期(Anticipation):對想要從事的活動有預期。
  2. 做出決定(Making choices):因為有預期而選擇活動,分為活動選擇(activity choice )與職能選擇(occupational choice),前者是短期的活動選擇(如:晚餐吃什麼),後者較少發生,但影響較大(如:生病後重回職場所選擇的職種)。
  3. 經驗(Experience):個人對活動的經驗會影響生活品質。
  4. 解釋(Interpretation):個人對經驗的解讀會影響下次意志過程的開始。

沒有留言: